update past home about event link bring eshop contact
stamp1 stamp2

非物質文化遺產
"龍獅文化" 集郵品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ragon and Lion Dance"
Philatelic Products Special Stamps

stamp3 stamp4

LATE THFD Chief Commander
Mr. Chan Tak Fai MH

已故大坑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先生MH與蓮花宮


已故火龍總指揮 陳德輝先生細說大坑仔情意結

Officially honoured as ‘Bearer of the THFD Dance’
on the National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ffectionately known as “Fai Gor”, or “Brother Fai’”
within the community, he had performed in the fire dragon dance for
over 60 years and was one of very few individuals in Hong Kong
who were familiar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ragon,
the dance and the ceremonies conducted during the event.

60年堅守 傳承舞火龍文化
人稱「輝哥」的陳德輝是大坑舞火龍的已故前總指揮,
他在1960年代開始參與舞火龍,對火龍的製作、
舞火龍陣式及拜祭儀式瞭如指掌,被公認為如今香港為數不多的舞龍權威,
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承傳人。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秋節
(大坑舞火龍)代表性傳承人




已故大坑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先生與蓮花宮




已故火龍隊總指揮陳德輝細說大坑仔情意結
口述歷史
大坑蓮花宮
大坑蓮花宮為法定古蹟,建於一八四六年前後,背靠巨石,外型狀如蓮花,建築結構非常特別,廟內上下兩層各有神龕供奉觀音大使。大坑蓮花宮每年有兩項活動極受善信及市民關注;分別是正月的觀音開庫及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大坑居民舉辦的大坑舞火龍。大坑近年的變化非常急促,數十年前它只是條樸素的客家鄉村,到了六七十年代則是木屋滿山,跟今日的面貌相比,可謂大相徑庭 ”大坑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 陳德輝,人稱「輝哥」,年屆七旬,在大坑出生及成長,見證著該處近數十年的變遷,從傳統客家村落,銳變成今日模樣。根據輝哥所言,早年大坑蓮花宮附近可謂烏煙瘴氣,與今日莊嚴廟貌與鳥語花香可謂大相徑庭。雖然輝哥沒有宗教信仰,不過每到中秋前夕,他會率領大坑坊眾福利會到蓮花宮進行開光儀式,「通知」觀音娘娘,即將會有舞火龍活動,祈求舞過火龍後,合境平安,丁財兩旺。
大坑蓮花宮是大坑重要地標。每年大坑街坊福利會均會舉辦「舞火龍」這項大型活動,大坑舞火龍於2011年成功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令大坑蓮花宮更廣為人知。舞火龍這項大型活動能每年舉辦,總指揮陳德輝先生居功至偉,他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鳴謝陳德輝先生借出部份照片。


大坑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先生與蓮花宮

https://www.ctc.org.hk/wp-content/uploads/2023/10/history05_01_6.jpg

年屆七旬的陳德輝,人稱「輝哥」,在大坑出生及成長,在此生活了數十個寒暑。早年的大坑是條客家村落,居民多從事打石、養豬、捕魚和種菜,亦有不少居民在附近的馬會和電燈公司工作,如輝哥的父親就曾任職馬會。大坑人在馬會多是做些低下層的工作,例如馬伕或舖草皮等。
蓮花宮建於1863年,所在位置早期比較荒蕪。輝哥記得,小時候成年人會聚在蓮花宮外談天說地,小朋友就會在旁玩耍,蓮花宮外的空地,就是居民聚集的地方,不像現在高樓林立。
輝哥憶述大概是四、五十年代,當時蓮花宮的司祝是個老婆婆,客家人,跟她兒子同住在蓮花宮旁一間小屋。直至六十年代,蓮花宮雖然位置荒蕪,但附近木屋林立,龍蛇混雜、烏煙瘴氣,有人賣鴉片、白粉,還有妓寨和賭檔,甚至在廟後就已是賭檔,賭徒就聚集在廟後賭番攤牌九,後來隨著大坑的發展才逐步得以改善。輝哥還記得以前的蓮花宮旁設有魚池,飼養了魚和龜,池上浮著蓮花。這個魚池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填平,之後蓮花宮曾幾度失火。輝哥估計,大概是點燃的香燭沒有處理好而導致。


蓮花宮的善信

https://www.ctc.org.hk/wp-content/uploads/2023/10/history05_01_2.jpg
輝哥不是觀音信徒,對於觀音開庫、賀誕和拜神等,都是以旁觀者身份觀察,每年正月廿六觀音開庫,不少街坊和區外人士都會前來蓮花宮借庫,由正月廿五晚上十一時開始,直至第二天的早上六時,前來借庫的善信絡繹不絕。此外,觀音誕期間亦有不少善信會前來拜神。可是蓮花宮的善信都是以個人身份前來拜神,沒有體育會或花炮會等賀誕組織。


輝哥與大坑舞火龍

https://www.ctc.org.hk/wp-content/uploads/2023/10/history05_01_1.jpg
輝哥沒有宗教信仰亦直言沒有奉祀觀音的習慣,每逢觀音誕或初一、十五等,沒有刻意去拜神。只是他年青時每到中秋前的農曆八月十四日,會到蓮花宮「看大人們做儀式」。直至七十年代末,輝哥開始跟隨舞火龍的前輩學習,入廟協助開光、點睛等儀式,後來他才明白,前輩們讓輝哥進廟協助的目的,是為了日後由輝哥承傳這項傳統習俗。起初,輝哥婉拒美意,但前輩們經過數十年的觀察,最終發現輝哥對火龍有「歸屬感」,並且已從旁協助多年,對舞火龍的每一項細節均十分熟悉,也十分信任輝哥的品格,因此總指揮一職非輝哥莫屬。
直至1996年,籌辦舞火龍的前輩相繼去世,輝哥就由1997年起正式接手,擔任舞火龍的總指揮。輝哥接受任命後,表明自己記性不佳,不能記住所有步驟,前輩們就筆錄所有細節,供輝哥日後參考。所以輝哥現在舞火龍確是有根有據,沒有偏差。輝哥亦透露舞火龍的開光儀式一直都是以客家話進行,初時前輩著輝哥幫手,由他擔任翻譯,把客家話翻譯成粵語,好讓參與的嘉賓和傳媒知悉儀式所為何事。

大坑舞火龍的儀式
https://www.ctc.org.hk/wp-content/uploads/2023/10/history05_01_7.jpg
傳統上,舞火龍的開光和點睛儀式前,參與者無需守齋,但做儀式的人則必須潔淨身體。儀式在農曆八月十四舉行,大概晚上七時開始,七時半之前必須完成。舞火龍是大坑的年度大型節慶活動,基本上蓮花宮的司祝已熟知這個年度活動的流程,並會自行整理廟內環境,清理雜物,方便進行儀式。 所謂「開光」,是眾人在八月十四當晚,入廟「通知」觀音娘娘,即將會有舞火龍活動,祈求舞火龍之後,合境平安,丁財兩旺,全程以客家話進行,過程中會用碌柚葉灑聖水做灑淨,謂「聖水灑過,百無禁忌,大吉大利」。以往聖水會在大坑的水井收集,現在則用蒸餾水代替。輝哥表示過往因大坑有多口水井,所以即使沒有自來水,單靠井水亦可解決生活所需,即使香港於六十年代制水,對大坑居民亦沒多大影響。 1967年以前的開光儀式,大夥兒會於點睛後燃燒炮仗贈慶,之後才「出龍」,後來法例禁止燒炮仗,這一步驟就省卻了。起初,舞龍的健兒甚至赤祼上身,後來改為穿著寫上「大坑夜龍」四個字的「服裝」。開光時,由於蓮花宮未能容納整條火龍,因此於龍頭和龍珠出廟後,龍尾才陸續由側門進入,再由正門出廟,以示火龍已遊廟一圈,舞火龍就正式開始。舞火龍是沿著大坑區內的數條街道巡遊,巡遊期間會再經過蓮花宮,火龍就會向廟的方向一揖,象徵向觀音朝拜,再行至浣紗街換香,然後就在浣紗街「送龍」回坊眾福利會,完成整晚的舞火龍環節。

銅鑼灣觀音廟會
https://www.ctc.org.hk/wp-content/uploads/2023/10/history05_01_3.jpg
2014年10月華人廟宇委員會舉辦為期三天的「銅鑼灣觀音廟會」,節目包括神功戲、觀音行宮巡遊和舞火龍;舞火龍環節同樣由大坑坊眾福利會負責,跟中秋舞火龍的分別,是主辦單位在大坑摩頓台臨時遊樂場設置觀音神壇(按:火龍在廟內開光後,便護送觀音鑾輿到遊樂場神壇,火龍舞動完畢,便暫時安放在遊樂場內供市民大眾參觀。)廟會完結那天,眾人又舞火龍護送觀音行宮返回蓮花宮,在蓮花宮拜神後,再做一次灑淨儀式,喻意送龍歸天。

舞火龍的傳承
https://www.ctc.org.hk/wp-content/uploads/2023/10/history05_01_4.jpg
輝哥是大坑舞火龍的傳承人,皆因當年的前輩覺得輝哥對舞火龍「有歸屬感」。對於傳承問題,首要條件是「大坑人」,輝哥覺得承傳人必須要對舞火龍這一回事感興趣。以往,舞火龍的健兒會事先告假十天至兩星期,留在大坑協助籌備相關事宜,因此承傳人不單要對舞火龍感興趣,還得顯示其願意盡心盡力的辦事,不過,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懂得客家話,或者願意學習客家話,因為開光和點睛儀式中的吟唱,傳統以來都一直是以客家話進行。
輝哥表示要找出符合以上條件的人,其實並不困難,困難在於這個人一定得服眾,因為大型節慶活動,雖然有規有矩,但人多口雜,所以總指揮的角色必須可以「壓場」。六十年代,曾經當過兵的輝哥,因為正有行軍經驗,事事講求紀律,加上對舞火龍的興趣和經驗,才得到前輩們的青睞,擔任多年大坑舞火龍的總指揮。


大坑火龍𪊴中秋(29.9.2015)

秋空明月懸,人間火龍動。中秋傳統習俗「大坑舞火龍」上周六起一連三晚在鬧市舉行, 火龍穿梭於大街小巷,令夜色倍添璀璨,佳節氣氛更濃。

今年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了荷李活影星曉治積曼在追月夜參與舞火龍盛會。
曉治積曼以特別嘉賓的身分在台上揮舞和轉動龍珠,雖然是初次嘗試,但表現卻有板有眼。他還大讚香港風景美麗和食物美味。

之後火龍巡遊展開,長達67米的火龍身上插上72,000多枝點燃着的香枝,
由近300名表演者舞動,在氤氳輕煙中閃閃生光,吸引大批市民圍觀。

舞火龍傳統源於19世紀大坑村居民祈求消除瘟疫,現已成為香港獨特風俗,
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qrchan
Full Details

 

已故火龍隊總指揮陳德輝細說大坑仔情意結
譚淑美|訪談錄 2022年9月16日

「輝哥」(陳德輝)自五六歲起加入大坑舞火龍團隊,由小孩子舞花燈開始,到十五六歲舞龍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升至總指揮,今年76歲的他,跟大坑舞火龍並肩作戰近70年。
雖然已屆高齡,白髮蒼蒼的他卻未言退休,不單疫情之前還有舞火龍活動的時候,他會走入隊伍揮舞較輕的龍珠,「玩一陣,攞個意頭!」他笑說;而即使是日訪問,現場有眾多年輕人幫手,他也會突然爬上木梯,親自為龍頭繫上紅絲帶。
2012年,輝哥獲中國文化部封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秋節(大坑舞火龍)代表性傳承人」。

chan2

到大坑坊眾福利會找輝哥,現場用來紮火龍的珍珠草芳香撲鼻,雖然今年因疫情關係,中秋舞火龍活動連續第三年取消,但輝哥指由於疫情進展難以預計,所以每年仍舊向內地訂購珍珠草等物料,也會繼續紮火龍,以備不時之需。他身上穿着的黃身紅袖T恤,是總指揮的指定衣着,整個團隊只有他一人會穿上這件衫以茲識別。雖然今年再次「冇火龍」,但輝哥指火龍百多年歷史以來也經歷過「冇火龍」的時代,那是二戰香港淪陷期間。
2003年沙士又如何?「沙士我們舞多幾次𠻹呀!」他的記性真好,事後記者查閱當年的報道,以下日期他完全講對!「那天是5月17日,我們舞完之後,沙士就冇咗啦!」他得意地指,同年香港疫埠除名,所以他們在傳統中秋舞火龍外,還應旅發局要求,到維園舞多三晚,「他們話,想推動番旅遊業、振興經濟喎!」

成功驅走瘟
疫情下舞火龍被禁止舉辦,但其實根據傳統,舞火龍是用來驅走瘟疫的,那豈非諷刺?「佢唔畀,都冇計㗎!」問輝哥是否確信舞火龍可以驅走病魔呢?「以前燒埋炮仗,炮仗有硫磺、白藥,加埋啲香,燒出來的煙,係得㗎!」當然,信不信由你。
相傳於1880年的中秋節前夕,一條巨蟒蛇捕殺了大坑所有禽畜,最後被村民消滅。然而,蟒蛇屍體於翌日離奇失蹤,而村內隨即發生瘟疫,多名村民染病身亡。這時,一名老村民聲稱得到菩薩報夢,指若於中秋連續三晚舞動火龍繞村遊行,加上燒炮仗,便可驅走瘟疫。由於此法「奏效」,村民遂每年皆舞火龍巡遊,以保平安。
活動經歷百多年流傳下來,只有少許轉變,例如現在火龍的雙眼是電筒來的,生於戰後的輝哥指再早一代,其實是用生芋頭,「容易插入去吖嘛!」火龍龍身物料的珍珠草,在以往要靠居民到處採摘而來,現時香港雖然仍能在一些石罅或沙地見到珍珠草,但數量很少,所以全部改由內地運來。「從1994年開始,由內地訂購。大坑橫街現在時不時都會見到珍珠草的,那是因為每次舞完火龍後,龍身經過的地方都會留下種子,它們就在街頭生長!」輝哥不像一般長者那麼長氣,答問題很快講到重點。此外,他又指龍的鬚其實是榕樹氣根,同樣購自內地。
為何使用珍珠草?
「它夠幼又有韌力,紮出來的龍表面又圓滑。」輝哥答道。
生於1946年的輝哥在大坑土生土長,回想小時候的大坑村,是貨真價實地有一條「大坑」(現已封平成為浣紗街及火龍徑)。「村內大多數都是客家人,我自己也是。爺爺、父親也是舞火龍能手。」他笑指,「我們叫自己做大坑仔,如果唔參與舞火龍,會被人杯葛!」
家有五兄弟姊妹,他是大哥。舞火龍雖然是義務活動,但很多村民都爭相參與,不夠力氣的舞花燈、打鑼鼓,通常由小孩子負責,龍身(又叫龍心)及龍頭則由成年人揮舞。由於龍頭很重,所以換人最頻密。以上崗位,在他小時候,只限男士參與。他停一停續指,當年很多人要霸位才能有份參加活動。「例如今晚舞龍,下午四五時就要出來霸竹。」龍身下由一支支竹去承托,每支竹以3至4個人為一隊,輪流舞動。現在,一早就分配好每個人的崗位,毋須再霸竹。


決定開放給女人

輝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擔任總指揮,在他任內,開放了舞花燈及打鑼鼓的崗位給女性擔任(舞龍身及龍頭至今仍只限男性參與)。至於為何開放予女士,想不到原來跟傳媒有關。
「大概在1985、86年,很多傳媒人都是女士,例如電台、報館的記者,她們走來採訪我們,無理由把她們拒諸門外吧?」由此,他覺得舞火龍都要與時並進,「還有個東區指揮官,又是女人,唔通唔畀佢來做儀式咩,所以舞火龍隊都要開放給女人!」
舞龍團隊的資格主要有一個限制,就是必須是大坑居民,即使舊居民也歡迎。譬如是日訪問到一半,一位已經移居新加坡的外籍舊街坊來探望他,「他叫做『德嘅力匙』
(Douglas),是律師來的,去到新加坡飛返來要隔離都來幫手,抵我升他做龍心組組長!」他邊說邊向「德嘅力匙」揮手。
舞火龍一般會舞3晚,每晚大概兩個多小時,參與人數約三百多人。
舞龍頭最吃力,因為最重。他指通常都會選一些身材夠高又懂得「發力」的人。「舞龍身有幾年時間,才可升去舞龍頭。舞龍頭的,有時行一兩個街舖已經要換人;舞龍珠的,要退後來行;舞龍身的,要跟大隊行,各有難度啦!舞龍珠、龍尾的人必須夠靈活,因他們要表現花式姿勢。」他擺擺手勢示意。
團員全是義工,他指以前未退休時更要為舞火龍攞大假!
退休前他是大東電報局電機部工程人員,同時要兼顧「駕駛工程車」。
他們進行各種舞火龍儀式時仍會用客家話,他是香港少數能講流利客家話的人。他指小時候客家話早已沒落,就算他的家也不會講客家話,他的客家話是跟村內的老人學回來。客家話面臨消失,他會感到可惜嗎?
「無計㗎,福建、潮州、東莞、台山話一樣在消失中。未來火龍文化館最好搞一些客家話班啦!」他建議。
除了加入女士在正式活動的隊伍之中,輝哥指目前舞火龍與舊時舞火龍的最大分別是,以往活動會伴隨燒炮仗,而近數十年炮仗已被禁止使用,他嘆道:「氣氛梗係冇咁好!你看現在過年,市面都是靜悄悄的——不過,以前啲人又衰嘅,見到女仔行過,就扔出一排炮仗來嚇她。」問他有沒有做過這些「衰嘢」,精靈的他即輕描淡寫地說:「我梗係冇啦,我哋在大坑係好守規矩㗎!」



學生包括「狼人」
輝哥教過數以千計的學生,其中一位是荷里活紅星、「狼人」曉治積曼(Hugh Jackman)。話說數年前,「狼人」應旅發局邀請來港跟他學師,在「月圓之夜」上台獻技。根據當年報道,來港拍戲順道舞火龍的曉治積曼,當晚只在台上跟輝哥學舞龍珠數分鐘,線香的煙灰卻不停跌落他身上及額頭,令他雙眼通紅,但他仍然落力舞動,又用廣東話跟市民說多謝,非常親民。輝哥形容:「啲煙熏得佢太厲害了!」 尾聲,問輝哥是什麼原因驅使他服務到現在?「這數十年來,有不少人離開大坑,但每逢舞火龍總是會回來。如果我們這班大坑仔也不去幫手,那麼它不是會慢慢失傳嗎?好像『德嘅力匙』寧願攞假都回來,你睇幾有歸屬感!」 他已有接班人人選,是一名姓張的居民。輝哥鬆一口氣說:「張先生,他今年好像是50或51歲吧。他也是土生土長的大坑仔!」

撰文:譚淑美 marentam@hkej.com


qrTHFD
www.taihangfiredragon.hk

大坑坊眾福利會
Tai Hang Residents’ Welfare Association
121 Tung Lo Wan Road, Causeway Bay, Hong Kong.
Tel : 2577-2649 / 2577-2640
Fax : 2808-4912
Email :taihangresidents@yahoo.com.hk

Website: http://www.taihangrwa.hk

templatebetter